节目岭南影像—港澳深穗电影交流展(澳门)
活动简介
策展人语
继香港、深圳同广州之后,「岭南影像——港澳深穗电影交流展」的压轴好戯来到了澳门。
在传统岭南和北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互影响下产生的香港、澳门、深圳、广州电影,一向具有多元、开放、交融的特性,一如此间「咸淡水」交汇的特质。四城的电影发展或有先后之别,却和区内社会、文化、民生、经济之演变同步共振,彼此关联、你中有我。
改革开放至今,大湾区社会加速融合。自香港电影新浪潮以降,区内电影本土性、主体性进一步彰显,创作此起彼伏。千禧年代,数码技术的发展日益抹平工业制作的技术壁垒,助力青年以影像表达自我,为创作注入活力。
本次影展除两部港产片《父子情》及《边缘人》,一部澳门电影《幸运阁》外,将更多篇幅留给澳门观众较少接触的内地创作。《牛郎织女》与《八卦》呈现了珠三角高速城市化初期,广州由岭南文化根源向现代移民城市转型过程中,被时代裹挟的普通人的挣扎与迷惘;《呼吸正常》与《回南天》则由广州与深圳两座超大型现代城市中芸芸众生的爱与失爱,展示城市人自我的迷失与找寻;《小伟》与《幸运阁》关注年轻人与家庭、亲情的和解与重建,如人饮水,见微知著。
香港电影新浪潮时期的两部力作《父子情》《边缘人》,近年已少被提起。前者气质暗合《童年往事》(侯孝贤,1985)和《星光知我心》(基斯比·汤纳度,1988),而创作时间更早;后者扩阔警匪片的类型,深深影响了《无间道》等港式卧底片的创作。
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,特选《坪石先生》作为开幕影片。此片讲述岭南学人于抗战中砥砺办学,以学术对抗硝烟,凭教育重整河山的史迹。本身是大学教授的导演甘小二将80多年前中山大学为避战火迁往粤北坪石的悲壮事迹再现银幕,并以此致敬教育先贤。
祈望你喜欢并细心阅读这些「影像」,借此加深认识我们身处的「岭南」。
联合策展人:冯宇、罗卡